瑯琊新聞網(wǎng)訊 20年尋親路上,屢次三番錯認親人,卻因一次差點失之交臂的機會圓了自己的尋親夢。蔣先生激動地說:“感謝民警!如果沒有民警幫忙,我這輩子可能找不到有血緣的親人了。”8月13日,在蘭山公安分局刑偵大隊,家住臨沂市的蔣先生向?qū)びH團的成員們講述了風(fēng)雨20年的尋親路。
懵懂少年埋下尋親種子
“七八歲的時候,和村里的小伙伴一起嬉戲打鬧,總會有小朋友叫我‘外莊戶’。我回家問父母,他們知道隱瞞不下去了,只能據(jù)實相告。”蔣先生說,那個時候家里非常想要個男孩,養(yǎng)父母就托人去外地抱養(yǎng)了他。
蔣先生被送養(yǎng)前,生母親手縫制的衣服成為認親的信物。
“養(yǎng)母說,我被抱來的時候尚未滿月,親生母親還給我做了一件小衣服。養(yǎng)母一直將這件衣服精心保存,直至我婚后才將這件衣服交給妻子,并囑托她要好好保管,那是我將來親人相認時的信物。”蔣先生說,養(yǎng)父母承諾等他成家立業(yè)后去南方認親,但真等自己結(jié)婚后,兩位老人卻對這件事閉口不提。
憑著當(dāng)年從養(yǎng)父母口中得到的點滴線索,蔣先生從20年前就開始尋親。他先是上網(wǎng),通過區(qū)域劃分加陌生人為QQ好友,詢問當(dāng)?shù)厥欠裼兴妥吆⒆拥娜思。之后他索性遍訪杭州、烏鎮(zhèn)、吳江等地及周邊地區(qū)。期間,他還向當(dāng)?shù)孛襟w尋求幫助,能用的辦法都用了,但這種大海撈針?biāo)频膶びH,困難重重沒有進展。
人海茫茫,親人你在哪?
隨著生活條件好轉(zhuǎn),蔣先生有了更穩(wěn)定的經(jīng)濟支撐,后來他加入了江浙尋親團。信息來源和途徑更多了,蔣先生決定和大伙出去尋親。他們印了傳單,將車身貼上標(biāo)語,一行人先后去了烏鎮(zhèn)、杭州、吳江等地,“我們找到當(dāng)?shù)仉娨暸_,節(jié)目播出后接到了好多電話,但經(jīng)過比對都沒有血緣關(guān)系。”
一次次的失敗,給蔣先生的心理打擊可想而知,“多年的尋親路上,我收獲了很多同路人,也遇到一些不是親人勝似親人的朋友,但多年的尋親路我還是走得心力交瘁。”蔣先生說,“尋親的迫切,只有我們這些被送養(yǎng)的人才能彼此了解那種感受。很多人都勸我放棄,有時自己也灰心失望,但最終抵不過一顆想回家的心。我想知道根在哪里?家是什么樣子?父母長什么樣子?兄弟姐妹有幾個?”
此外,家人的感受又是蔣先生的另一層顧慮,“出去尋親一趟,對一個普通打工者家庭來說,經(jīng)濟壓力不小,家里妻子、孩子是否支持?如果不支持就有家庭矛盾,養(yǎng)父母健在的時候要顧及他們的感受;即使養(yǎng)父母不在了,也要顧及和自己一起長大的兄弟姐妹的感受。所以我下定決心,即便找到了家人,也不會拋下共同生活幾十年的親人。”
魯浙警方助力, 他終于找到親人
可采血當(dāng)天,蔣先生差點因為家里有事放棄了這次機會。
“這么多年的尋親經(jīng)歷,那么多次似是而非的相逢,其實我已經(jīng)心灰意冷了,加上媳婦有事把車開走了,我就不想去公安局采血了,最后還是尋親團的一個朋友堅持來我家接我,這才一起去采血。沒想到,我居然是尋親團里最先圓夢的。”蔣先生對蘭山公安分局刑偵大隊刑事科學(xué)技術(shù)室民警、主檢法醫(yī)師耿令美說:“沒有你們,我們今生可能都回不了家,正是有了你們的付出,才給了我們希望,真的無法用語言表達我對您的感謝。”
面對蔣先生的道謝,耿令美說:“我也很感謝你們能給我一個機會幫助到你們,其實每一次尋親者的DNA比對成功,我都是發(fā)自內(nèi)心地為你們感到高興。”
據(jù)耿令美介紹,采集了蔣先生的血樣后,她將數(shù)據(jù)錄入公安部打拐庫,但卻沒有比中,這說明蔣先生親生父母的DNA并沒有錄入。隨后,耿令美又擴大了對比范圍,最終比對了浙江一個陸姓家族,指向性很強。
“我們聯(lián)系到浙江省公安機關(guān),當(dāng)?shù)孛窬M行了詳細地摸排、走訪和調(diào)查。由于比對的家族比較大,人數(shù)較多,摸排需要一定的時間,最終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努力,浙江民警成功幫蔣先生找到了親人,遺憾的是,蔣先生的親生父母已經(jīng)去世,我們幫他找到了哥哥等親人。”耿令美說。
看到浙江大哥的照片后,蔣先生非常激動,這就是自己六七年后的翻版,兩人長得太像了!
“團圓行動讓失散的孩子回家的時間越來越近,在公安部門的幫助下,其他還沒找到家的兄弟姐妹回家的路未來可期。”蔣先生給其他尋親團的成員打氣。
耿令美說:“我們想以蔣先生為例,給更多還沒找到家的人以希望。大家找了這么多年都沒有放棄,用了那么多的辦法、付出了那么多的精力,來我們公安機關(guān)采血也不失為一種選擇。”尋親團里最年長的朱大姐激動得熱淚盈眶,“這么多年,我們就像是親兄弟姐妹,他找到了家就像是我們找到家一樣。希望我的家人也能盡快找到。”
臨報融媒記者 朱武濤 王芬 通訊員 張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