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緬懷革命先烈,傳承紅色精神,勇?lián)逃姑?月20-24日,臨沂市高級財經(jīng)學校在清明節(jié)來臨之際,把思政課堂、歷史課堂成為講好紅色故事、傳承紅色基因的載體,組織思政課、歷史課教師利用學科優(yōu)勢,開展“憶先烈傳精神擔使命展作為——紅色故事我來講”主題教育活動,激勵廣大黨員教師繼承和發(fā)揚革命傳統(tǒng),弘揚英烈精神,積極投身教育教學、立德樹人工作。
課堂上,老師們所講授的紅色故事,以先進的革命英雄事跡、著名歷史事件等紅色經(jīng)典故事特別是沂蒙紅色故事為主要內(nèi)容,包括特等功臣一級戰(zhàn)斗英雄——曹玉海、永不褪色的初心——沂蒙紅嫂、永不磨滅的豐碑——趙镈烈士故事、紅色燕翼堂的家國情懷、一只軍哨(呂寶蘭故事)、大青山上的悲歌、淵子崖保衛(wèi)戰(zhàn)、沂蒙六姐妹……,一段段感人至深的英烈故事,將我們重新帶回到了那個戰(zhàn)火紛飛的年代,讓我們深切感受到了英烈們無畏的革命精神、奉獻精神和犧牲精神。黨員教師深入課堂,為同學們講述紅色故事,傳承紅色基因,讓同學們充分感受家國情懷,讓紅色基因走入學生心靈,用紅色文化引領學生健康成長。
學校德育教研室副主任郭立東講到,回想自己的成長經(jīng)歷,真可謂是生在新中國長在紅旗下,從小就接受紅色教育,學習英雄故事,對黨的忠誠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在新形勢下,作為教師,不僅自己要接受紅色教育,還要讓我們的學生了解黨的發(fā)展歷程,在紅色教育和英雄故事的沁潤和感染中成長成才。作為一名黨員,在教授學生知識的同時,更要以實際言行影響學生,教會學生有擔當、懂感恩。青年教師蘭培珍感慨道,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中國革命史是最好的營養(yǎng)劑,緬懷先烈最好的方式就是在課堂中講好紅色故事,在教學中滲透紅色教育,將紅色思想貫穿生活、學習,使其融入學生的思想和行動中。
此次紅色故事宣講主題教育活動,旨在教育引導師生銘記英烈們?yōu)閲液兔褡宓慕夥攀聵I(yè)而不惜犧牲生命的英勇事跡,從中汲取精神力量,堅定理想信念,以更加強烈的使命感和責任感,自覺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武裝頭腦,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好“兩個維護”,把初心、使命、擔當融入到奮力推進各項本職工作中去,為高水平學校建設、為職教突破年攻堅奮進貢獻更大力量。